尊龙凯时

技术交流

球虫对蛋鸡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9-09-16


近年来,蛋鸡生产规模化程度急剧加快,先进的设备设施使用越来越普及,单栋的鸡群数量逐渐增多,人们把疾病的防控重心全部加码在病毒性疾病上,却忽视了球虫病带来的利润损失。

在生产中,养殖一线人员经常认为笼养蛋鸡不发生球虫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没有出现因球虫引起伤亡或球虫血便、红色粪便等,不代表没有球虫感染。在国内,有养鸡的地方就有球虫,很多时候通过粪便不容易看得出来。

蛋鸡多发慢性小肠球虫病,直接损伤肠道,造成肠黏膜上皮细胞、组织脱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在生产上的危害主要有:

营养吸收受阻、生长缓慢

球虫感染后会损害肠道黏膜,严重者肠黏膜脱落,对小肠绒毛破坏尤其严重,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受限,鸡群表现有营养缺乏和生产性能减弱,如产蛋率不升,上不到高峰,蛋壳质量差等;青年鸡体重不达标,整齐度差。

肠炎反复发生、久治不愈

学术界和家禽养殖行业的共识是:球虫是引起梭菌性肠炎最主要的原发和诱发因素。相关研究还表明,球虫直接破坏肠道上皮细胞,激发肠道粘液分泌,并给肠道后段的常在菌——产气荚膜梭菌创造绝佳的繁殖条件,从而继发梭菌性肠炎。近年来,蛋鸡“红粪”拉稀严重困扰蛋鸡乃至所有家禽健康饲养。

养殖成本增加、利润损失

感染球虫后,肠道黏膜损伤、消化吸收障碍、营养流失,饲料成本增加;另外肠炎反复发生,治疗成本增加;还有肠黏膜屏障的破坏,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其他疾病防控都是很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通过饮水免疫新城疫等疫苗,抗体水平不高或免疫失败,发生病毒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损失急剧增加。

治疗手段缺乏、风险增加

鸡蛋药物残留检测已上升到全民关注的焦点,监管、检测频频发力,罚款、判刑的案例屡见不鲜。一旦产蛋期发生球虫、抗球虫药物应用受大限制;只能使用中药,见效甚微,有时需要用到10天以上,更有的养殖场用到30天,鸡群仍没有好转。同时,中药材的农药残留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更多内容


A

2024年尊龙凯时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尊龙凯时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